央视批支付宝"圈子"功能:互联网创新要有底线意识
- 2016-11-29 16:07:07
- 0
- 594
- 事件时间
- 11月29日
- 事件地点
- 央视
“你支付宝多少积分?”今天成了很多人的问候语;晒“芝麻积分”也在朋友圈刷屏。从昨天开始,微博、微信朋友圈掀起一阵支付宝的“玩转圈子”狂欢。
“圈子”是支付宝新上线的一个社交功能。引发网友热议,并非是新功能的特点和创新,而是“圈子”的发布规则以及出现的大尺度照片。
支付宝“圈子”上线引争议
据介绍,这项功能是以大数据精准计算为基础,根据用户的特性,向其推送适合的圈子。大尺度照片出现的区域是在“白领日记”和“校园日记”两个圈子中。
这两个圈子,仅限女大学生和女白领用户发布状态,男性用户只能点赞或打赏,如果想评论,那么芝麻信用分必须达到750分以上。
圈子动态显示,除去一些自拍照和生活照外,有女孩则直接发文要征男友,并附上自拍。此外,还有一些衣着裸露求打赏的女孩,上传暴露隐私部位或做出挑逗姿势的大尺度照片,有的所带文字字眼暧昧。
截至今天下午5点,支付宝页面显示,已有近1500万人看过校园日记圈子,1200万人看到白领日记圈子,且浏览人数还在增长。
支付宝“生活圈”功能的上线,迅速在社交网络上蔓延,有赞同,更有质疑。
支付宝:将对色情消息等直接删除
关于“圈子”内的大尺度照片,支付宝方面作出回应:在支付宝“圈子”内,对于发布含有色情、人身攻击、明显广告信息等违规言论的行为,圈子管理员有权删除其动态,对账号做禁言,甚至拉黑账号处理。
其实,除去这些大尺度照片外,普通用户更关心的是,支付宝规则的制定是否足够透明?
750分这个标准是如何制定出来的?
个人的网上数据和信息是否会被平台滥用和泄露?
基于大数据的社群划分是否会有标签化的倾向?
最终,用户的生活会不会被其使用的社交平台操纵或者让人有被操纵的感觉?
央视评论支付宝的“圈子”,圈得住人吗?
支付宝“圈子”火了。由于火起来的这两个圈子限定女白领、女大学生才能发图片,并限定芝麻信用分在750分以上者才能在图片下留言,很快,衣着暴露的大尺度照片纷纷“上线”,750分芝麻信用分则变成了“多金”的象征。隐隐之中,一股暧昧低俗之气在流淌。
产品设计不能围着荷尔蒙打转
和提现收费不同,支付宝“圈子”引发争议,不是“一分钱”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产品伦理问题。长期以来,社交一直是阿里的心病。“圈子”用意很明显,用靓照为诱饵,撬动阿里社交生态,同时也进一步激活信贷业务。就商业逻辑看,如此一石多鸟似乎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商业逻辑背后跟着平台伦理。
产品设计不能围着荷尔蒙打转。尽管支付宝管理员发出警告:“很遗憾那么多女孩为了打赏而不停地发着自己的照片,更令人难以启齿的是,有些女孩竟然发出尺度极大的照片”,但人们并不买账。从只有女白领、女大学生才能发照的产品设计就不难看出,平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想装无辜是不适格的。
让“信用”有信用
支付宝被调侃为“支付鸨”,让人哗然,而作为这个“圈子”的重要环节,750分的芝麻信用分门槛也成为槽点。显然,信用分怎么用,不仅是个商业问题,赚信用分可以评点“佳人”的理念,显然有些低俗。在建设信用体系的过程中,诸如支付宝这样的平台,集消费数据、金融数据、地址身份数据于一身,“位高权重”,俨然数据堡垒,已经构成市场化征信中的重要一环。
看过英剧《黑镜》第三季的人会知道,个人评分的泛滥,信用分的泛用,最终很可能会酿成社会悲剧。借用《黑镜》的镜头,正可以向“圈子”喊话:请让信用分“高级”些,让“信用”有信用。
互联网创新要有底线意识
平台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一年来,因为一系列医疗事件的发酵,百度竞价排名触碰了社会伦理的底线,百度作为BAT三巨头之一,也落入了互联网公司的口碑洼地。尽管人们很难和“百度”说再见,但百度美誉度折损、品牌形象掉价有目共睹。对市场上不少看起来“大而不会倒”的互联网公司来说,这不失为一个大教训。
今日的中国,各大互联网平台上已经留满国人奔忙生活的轨迹,你说它们虚拟,它们却正是生活本身。打车、吃饭、购物、社交……都离不开互联网平台,无缝衔接的场景背后,是消费数据的汇集,也是喜怒哀乐的综合。广泛的应用背后,安全问题、隐私问题都已经浮现(750的信用评分实际上就在某种程度暴露了个人的财务情况)。如果支付宝“圈子”的精准推送基于用户留在支付宝及阿里平台各种行为的“大数据”,那么在社群划分的同时或将暴露用户的行为习惯。隐私会被看见吗?生活会被窥探吗?正成为这个时代最大的隐忧。
其实,支付宝已经拥有庞大的用户资源,恰恰因为它过于强大的用户黏性,让社会对它有了更大期待。因此它必须有其应有的社会责任自觉。从这个角度来说,互联网平台要有先锋意识,也要有底线意识,懂得开发新功能,更要懂得履行自身的平台责任。以用户为中心,有所为有所不为,方能出色,方能不low。
- 评论
没有其他文章